彭星-法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介紹 人物小結:畢業于浙江大學工商管理系,法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中國十大工商英才、第三屆全國優秀青年興業領頭人、第五屆浙江青年五四獎章、建設中國服裝名城功勛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彭星簡介: 彭星,現任法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男,1970年1月出生,漢族,籍貫溫州,大專學歷,群眾,1990年參加工作,1994年至1997年,任溫州多瑙河制衣公司總經理;1997年2003年,任法派服飾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2003年至今,任法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彭星畢業于浙江大學工商管理系,現任法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CEO。 第九屆、十屆全國青聯委員,浙江大學MBA研究生導師,浙江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浙江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溫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溫州市第九屆政協常委。曾獲得第十一屆全國青年五四獎章、2006年度中國十大工商英才、第三屆全國優秀青年興業領頭人、第五屆浙江青年五四獎章、建設中國服裝名城功勛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就中國男裝的發展而言,法派的確是一個不同反響的存在;10年征程,法派猶如一輪噴薄而出的朝陽,從原點溫州出發,放射世界—— 他是中國男裝行業最時尚的CEO,以百變風格,成為中國男裝行業的潮流先鋒,以青春、時尚的別樣風采,引領著服裝領袖的創新風潮; 他像一艘航母,以10年的跨越駛進世界知名品牌領地,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的法派速度; 他以一個個神話般的奇跡,不停地刷新著中國男裝邁向國際的豪邁與激情,不停地展現著中國人走向世界的實力與魄力; 他特立獨行,總以前瞻的理念,獨到的思維破局解惑,為企業搶占先機贏得時間;他沉穩低調,從不刻意張揚,企業的強盛才是他永恒的追求; 他說,領導風格不能刻意,偽裝本性有損人性;他講,企業要懂得回報社會,揮盡千金只為報效國家; 談起兒子,他春風拂面,甚至企盼子承父業;談起財富,他輕描淡寫,暢想未來的善舉總離不開青年的教育。 從溫州第一家向日本出口高檔西服的企業,到第一家將專賣店開到國外的企業;從獲得國家首個服裝專利產品稱號,到全國第一家取得“雙綠色”認證和將三大國際管理體系整合為一的服飾企業;從參股組建全國第一家無地域限制的以“財團”命名的控股有限公司,到投資興建全國最大的法派西部服裝產業園;從聘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當形象大使到聘請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做全球品牌戰略顧問……十年來法派獨領風騷,別具一格,在品牌大潮的風口浪尖揮斥方遒,成為中國男裝行業一縷璀璨的星光。 厚積薄發——鴻鵠之志筑法派 “我的夢想是創建一個‘世界名牌服飾帝國’,我的目標是創一個百年品牌,而百年品牌是要一點一滴做出來的。” 對于彭星而言,7這個數字,或許有著不同尋常的紀念意義,他1970年出生;1997年創辦法派服飾企業時只有27歲;10年后的2007年,時值法派創建10周年之際,37歲的彭星被授予全國青年五四獎章,十幾年的堅持與拼搏成就了中國服裝產業最年輕少帥的人生軌跡,也許這種與7契合的人生跨越點正是這種命運的使然,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時刻準備著,為追逐夢想而奔跑,這就是創業路上的彭星。 19歲跨入服裝業,沉浮商海18年,所為、所思、所感都在時間的長河中凝成一股動力,煥化成思想的種子,深埋進青春的理想之中,而撩撥這種動力和決心的正是1998那次不同尋常的參觀: 那一年,彭星來到世界頂級服飾意大利的杰尼亞和阿瑪尼工廠參觀,讓他震撼的不是車間壯觀的場景,而是一臺臺比國內還要陳舊的機器,甚至比國內還要差的服裝加工工藝和服裝面料。而與這不相稱的是鮮明的價格差:國內生產的高檔西服最多只能賣到一二千塊錢一套,而阿瑪尼的產品卻可以賣到二三萬塊錢一套!差距在哪里?思索之后,彭星發現,其實就是一個品牌問題。阿瑪尼、杰尼亞等擁有自己的世界頂級的服裝品牌,從某種意義上講,品牌就是一個企業產品的質量標簽!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還將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回國之后,彭星立刻決定在國內進行高檔服飾品牌的推廣,激情像滾滾波濤一樣狂卷,“做世界最好的品牌,創屬于自己的世界名牌服飾帝國”,鴻鵠之志引領他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創業,比起19歲下海經商的摸索前行,這一次,他的大刀闊斧正是眼力與實力的較量,法派服飾企業成立,同時在大陸、香港、意大利、法國等地分別注冊了法派商標,夢想真正照進了現實。 誕生于世界頂級男裝源地意大利的法派,無論從品牌淵源還是工藝設計,完全走的是意大利的風格。“法派”,法,意為效法,吸收、融匯國際眾長。派,意為自成體系,塑造自己的產品個性、品牌個性。取意于此,彭星可謂深謀遠慮。從在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注冊法派商標,到在海外成立生產基地和研發基地,從讓百年洋企為法派貼牌加工,到全球最高規格的服裝展頻繁出現。彭星的品牌塑造之路異于尋常,他將法派定位于異常高端的國外市場,這正是他的高明和特色之處。 游走在高端時尚的群落,品味著服裝之都的風情,彭星將法派服飾打造成“理想美感式”風格,將古希臘羅馬時代所追求的“莊重與寧靜”與現代的時尚與風情完美結合,以法派的性格魅力感動著男裝世界的流行。98年大連國際服裝節,“法派金色年華”獨樹一幟;99CHIC(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法派世紀風”掀起狂飚。 2000CHIC,“法派創意展”稱霸群雄。 2001CHIC,“法派情人”令參觀者沉醉不已。 2002年德國科隆展,法派被業內人士譽為頂級的品質,世界級的品牌。2003德國多爾塞夫國際時裝展,法派與眾多國際大牌競相亮相,再領風騷…… 彭星似乎永遠是未雨綢繆,并保持著一種從高處著眼的狀態。對于一個溫州企業家而言,他的生意經不僅是一個中國服裝企業家的成功典范,更是可以引導中國服裝企業一代人前進的旗幟。因為,他從來都堅信,只有精雕細琢的精品,才會吸引眼光獨到的鑒賞家。 法派創立十年來,每年以35%以上的速度跨越式發展。產品遠銷日本、法國、意大利、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現已擁有遍布全國的30多個銷售公司和400多家專賣店。在彭星的領導下,法派連續八年躋身全國服裝行業“雙百強”,連續六年跨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行業,被業內譽為“中國的喬治·阿瑪尼”,成為中國最具時尚價值的男裝品牌企業之一。 回首來時路,彭星沒有滾滾紅塵中的焦躁與驕傲,依然堅守他的夢想,在法派服飾帝國的大業中跨步前行,以一個中國人的豪情續寫著一個實業家的光榮與夢想。 擎旗潮頭——一石激起千層浪 “任何一個品牌的發展,如果沒有創新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沒有默默無聞的好企業,該吆喝的時候吆喝,該靜下心來做事的時候踏踏實實地做,這就是我做企業的道理”。 敢為人先,是一代溫州企業家的特質,而彭星身上,這種特質似乎更加明顯。2001年一件轟動世界傳媒的營銷事件,便是最好的佐證。 那一年,34歲的彭星,得知克林頓卸任后可能從事影視業,便立即給白宮去函表明合作意向。不久希拉里以白宮的名義回函,表示可進一步洽談。力邀前總統克林頓當形象代言人一時成為全球數千家媒體的頭版新聞,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后克林頓與彭星兩次握手更是將法派的“總統情緣”推向高潮: 2003年11月,克林頓與彭星在北京第一次握手,共進午餐,并欣然接受彭星饋贈的符合其形象氣質的法派經典西服、襯衫、皮鞋、領帶系列產品。由此,法派開創了讓美國總統穿上中國制造的服飾產品的先河!更重要的是,它為中國民族工業走向國際市場開創了一條可借鑒的成功之路。 2005年9月9日,彭星再次受邀赴新疆與克林頓會面,并將法派新上市的高檔皮衣和羊毛衫送予克林頓,克林頓不僅對法派服飾媲美國際頂級大牌的品質表示贊賞,并為法派進軍國際市場支招。一個代表了世界頂級男人形象的美國前總統,與立志打造世界名牌服飾帝國的法派緊緊聯系在一起。 有專家直言,中國的男裝企業要“做大做強”,不是簡單地規模擴大,而是把品牌做大做強,是一種品質、品位的提升。而彭星志做國際頂尖品牌的志向與此倡言不謀而合,有人稱“彭星是善于炒作的標兵”,而彭星卻說“該吆喝的時候吆喝,該靜下心來做事的時候踏踏實實地做,這就是我做企業的道理”。勿庸置疑,彭星是品牌塑造的智慧之標,是品牌營銷的成功典范。早在2002年,已有專家就此事作了評估,認為該事件給法派帶來了近兩億元的品牌宣傳效果。由此可見,法派是經濟學上“快魚吃慢魚”的成功案例。 這還僅僅是一浪,回望彭星的品牌之路,大浪不斷,且每一次,都是出奇招、引奇效,成為中國服裝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驀然回首,定格精彩,留下的是一個創業者、一個創新者在中國時尚界的另類征程: 鏡頭一:2000年4月20日,法派網上“裁縫店”開張。消費者可在“網上定做、量體裁衣”,這是一件在服裝業引領潮流的舉措,時至今日,網上裁縫店依然引領著業界的風標。 鏡頭二:2000年8月,法派邀請梁家輝、張柏芝做法派形象代言人,傾情演繹法派情人,此舉首開服裝界請男女影星作企業形象代言人的先河,迅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鏡頭三:2002 年6月,法派把市場做到臺灣,成為溫州市第一家與臺灣有貿易往來的企業,并以精細的做工贏得了臺灣白領人士的歡迎。 鏡頭四:2004年4月22日,博鰲亞洲論壇上,老布什欣然接受法派為其特制的西服、襯衫。因其面料、版型、工藝、制作精美,得到了老布什極高贊譽。 鏡頭五:2007年11月21日,法派十周年慶典之際牽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放眼全球公益事業,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贊許法派“關注世界、關愛生命”的義舉,遂然成行中國慈善之旅。 鏡頭六:2008年6月19日,在荷蘭布萊達市,法派歐洲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組建成立,全面拓展歐洲、美洲、中東、東南亞等地市場。這是法派應對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的一項積極舉措,更是法派品牌國際化運作的揚眉之舉。 …… …… 曾有專家擔憂,面對產品過剩和國際化競爭,如果服裝品牌的經營不能始終走在品牌消費的前面,不能對自身及產品有明確的定位,不能通過設計文化提高品牌原創性競爭能力,是難以將自己融入國際競爭市場經濟體系之中的。在服裝界打拼多年,彭星深知行業的前途和困境,“創新才是出路”是他一直堅信的,也是他堅信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也正是憑借這股堅持的信念和動力,法派繞開常規的誤區,在關鍵時刻出奇制勝,出牌于無形,僅八年的時間,便駛進世界知名品牌領地,成為世界服裝界的閃亮新星。 “人如品牌,品牌如人”,是彭星經營企業的原則。品牌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一種文化,而它們皆源自企業家自身的素質。轟轟烈烈過去、繁華喧囂的背后,思想的力量讓人更加敬畏,而走出這一連串“花式舞步”的法派,腳步未曾停歇,因為彭星一直在路上。 獨善其身——心底無私天地寬 “法派作為國內外的知名品牌,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我們的要求是:不生產一件不合格、不環保的產品。” 數字記載成績,時間記載速度。5年,法派成為國內服裝行業頂級品牌;8年,法派跨入世界知名服裝品牌行列,這一切,不僅僅是速度和規模的必然,它所承載的是獨善其身、追求卓越的品質。對于彭星而言,2001年4月的那一天,或許是對法派人決心和信念的最好詮釋: 在法派會議室,堆著如山的西服、襯衫、大衣等,法派的三位老總當著質檢部、技術部、生產部等部門的經理和一線員工的面,用幾十把剪刀將其剪成廢布,總經理彭星舉起訂購的大剪剪下第一刀,現場所有的人為之震動,不少員工悄悄抹淚。 百萬元的“次品”瞬間成為廢布,損失和教訓成為員工銘記于心的烙印。而對于視質量為企業生命的彭星而言,不生產一件不合格、不環保的產品,才符合法派“人如品牌,品牌如人”的理念。而對于細節的追求,精致的彭星從不放過,他不止有要求,更有苛求;不止有標準,更有超標準……每一件作品都精致完美,哪怕一針一線,一領一袋,一鈕一袖都流露出精巧的技藝。 讓中國的服裝品牌樹立于世界名牌服飾之林,是中國幾代人的夢想和追求,彭星卻用短短8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服飾走向世界的奇跡,這不僅僅是對品牌定位的精確判斷,是由外而內品牌戰略的精明理念,更是對品牌嵌入時機的精準把握。 1997年2月,日本鈴木美秀女士要求預定6萬套西服,加工費高于市場價,如果合作愉快,第二年可再加12萬套,但要求用日本品牌。面對誘惑,法派放棄了這個機會。一個企業做幾件標志性的事件并不難,難的是繞過眼前的陷阱和誘惑,只專注走自己的路。 1998年,法派產品已在國內賣得不錯,但彭星仍決定投入大筆資金引進特殊的生產線,做日本名古屋深井縫式會社的貼牌加工。因為工藝和管理都不成熟,一開始常被退貨或索賠,直到虧損一年后,貼牌加工業務才開始盈利,但被“摳”出來的這套流程和管理,卻成為一筆寶貴財富被“復制”到了法派體內。 一路走來,彭星理性而清醒,收與放、棄與留在他心里盤算得異常清晰。 他知道,創新和質量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他更知道,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優秀的團隊,一批優秀的人才去遵守和踐行。對人才的愛惜,對人性的關注,他不曾忽視。他坦率而真誠地道出了一個領導者對員工的深深責任感: “踏上這條路,無法停止,也不想停止,那么多人一起和我打江山,我要安置好他們,讓他們過得幸福。對得起自己的創業股東,這是最原始的做人原則;對得起自己的員工,讓他們感到幸福和快樂。” 只有解決好“人”的問題,企業才能做強做大。法派積極為員工的能力發展進行投入,對人才的福利不斷提升,投入重金對人才進行培訓,讓人才在法派都能找到自己發展的平臺。為了方便員工上班,法派除了給中層干部發放“購車補貼”外,還特地添置了好幾輛大巴、中巴接送員工。法派在公司大巴上噴了這樣一句話:“我們運載的是珍稀動物”,表達了法派用人的態度。同時,法派重視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組建了企業黨支部、工會和團委,定期組織讀書會,學習黨的方針、政策。 獨善其身,不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行動,是一種不斷提升,自律于心的品質,是一種心胸寬廣、心地無私的敞亮,更是一個企業家心懷天地的大氣與磅礴。這一切,彭星做到了。 兼濟天下——情系慈善報國心 “投身偉大時代,承擔歷史重任,矢志報效祖國,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在那個時刻顯得特別光榮。” 文革前的溫州,窮苦的人很多,一位做小本生意的老人,經常在過節的時候施粥,每每這個時刻,整個溫州市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而這位老人,卻舍不得為自己換一雙皮鞋,他就是彭星的祖父,一位慈善的長者,一位知名的資本家。每次想起祖父,彭星都感慨萬千,“取之于社會,回報于社會”成了他的人生準則。 歷數他的慈善之路,大氣勢、大手筆,可圈可點: 2004年3月30日,法派捐資1000萬成立“全國青年人才開發法派基金會”,以鼓勵更多的有為青年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原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對法派這一大手筆貢獻給了高度評價。 2006年7月,為了讓廣大牧區和邊遠貧困地區青少年能夠享受到高質量初級教育,解決新疆貧困地區青少年的后顧之憂,彭星向共青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捐資30萬元。 2006年8月,超強臺風“桑美”襲擊溫州市蒼南縣,法派先后四次向災區捐款捐物達430萬元,展現出了“患難與共,和衷共濟”的企業家情懷 2007年4月,彭星捐資1000萬成立“中國青少年綠色家園法派建設基金”,以增強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春華的高度肯定。 在今年“5.12”四川特大地震災害中,法派捐款112萬元直接援建兩所設施齊全的希望學校,還準備向四川汶川災區捐贈1千萬元的物資。多年來,彭星和他領導的法派集團每年都向希望工程、貧困地區和災區捐獻現金和物資,還經常組織慰問消防、武警和邊關戰士,被溫州市政府授予“人民不會忘記”的金牌。 至今,法派集團已捐助、投資社會公益事業累計達五千多萬元。彭星先后榮登“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胡潤2006中國慈善家排行榜”。而他卻不愿過多談及這些,他永遠記得祖父的話“做善事不能太高調,不能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 2005年7月22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上,彭星和全體青聯委員、學聯代表們一起,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他激動地說:“投身偉大時代,承擔歷史重任,矢志報效祖國,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在那個時刻顯得特別光榮。 達則兼濟天下,隨著法派事業的蒸蒸日上,彭星投身公益事業的決心也更加堅定。他要借祖國的強勁東風,在自己的領域大展拳腳,以百年的旗幟樹百年的品牌,以年輕的神話打造中國的奇跡,在有限的人生長河中,為社會盡心、為祖國盡力。他精彩,因為他智慧;他成功,因為他明理;他被愛,因為他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