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星-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介紹

人物小結: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榮獲“2009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
崔維星簡介: 崔維星,山東諸城人,現任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2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會計系會計專業,同年分配到廣東省中國國際旅行社任財務部會計;1993年,因不滿于當時的工作現狀,崔維星打破了帶有國企標簽的鐵飯碗毅然下海搏擊。在下海的前三個年頭里,崔維星做過大酒樓會計,也親自負責過國際貨運業務,但沒有取得優良成績,不過極大地豐富了人生經歷。1996年9月1日,他創辦德邦的前身——“崔氏貨運公司”;2000年8月8日,正式注冊了廣州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廣東德邦物流公司。目前該物流公司在全國已有分公司及營業點200個,2006年德邦營業額接近5億元。榮獲“2009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 1992年7月1日,血氣方剛的崔維星拿到了燙手的廈門大學會計系本科畢業證書。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張證書是一塊極具分量的敲門磚,拿到了這張證書,工作就有了安頓。這不,崔維星被學校分配到廣東省中國國際旅行社。二十剛出頭的年齡,風華正茂,崔維星心里蘊藏了一團創業的火焰。
做最好的會計師 經過兩天兩夜的海上漂泊,崔維星來到陌生的廣州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被廣東省中國國際旅行社安排到財務部工作。 財務工作本身是個很枯燥的事,再加上剛來廣州,人地兩生的處境,讓崔維星感到一絲清苦。不過,好在剛剛參加工作,內心里充滿著無限的激情。當崔維星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資,雖然只有199.34元(當時本科畢業檔案工資),但他仍舊很興奮,請了三兩個好友,找了家好一點的酒樓,一下就用去了工資的三分之二,這在當時算是件豪邁的事。 在接下來工作的十個月里,崔維星工作很積極,因此每個月都有一小筆獎金,他將獎金全部積攢起來,這就使得他有了人生中的第一筆存款。這一小筆存款曾經承載了崔維星許多個美麗的夢想。 在當時,崔維星的內心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給自己編織一條人生之路——做最優秀的會計師。正因為工作努力,十個月后,他被派到國旅的一個下屬企業(廣東國際食品公司)擔任會計工作。會計對于當時的人來說,是個金不換的金飯碗,無論是去合資企業,還是留在國企都有一個很不錯的發展空間。那時的崔維星一心只想守著這個職業安定地隨著大流向前走,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短期目標,即以最快的時間通過國家會計師考試,成為國家注冊會計師。 一個偶然的機會,崔維星從同事那兒了解到,國旅的導游們月收入都超過10000元。那個年代,萬元戶還是一個響當當的稱號,但在導游們眼里卻變成了稀松平常的事。雖然這時的崔維星的工資也上漲到了1500元,在別人的眼里,這已是一份很不錯的薪酬,但與導游們的一萬元相比,差距太懸殊了。崔維星決心改變自己的職業路線,說干就干——這符合崔維星的性格——1993年10月,崔維星辭職下海了,這著實讓親朋好友們為他捏了一把汗。
國家注冊會計師向物流老總的嬗變 1993年11月,崔維星應聘到珠海的一家大酒樓工作,仍舊是會計,工資上漲了三倍,但這不是崔維星的目標。 1994年年初,崔維星像所有“候鳥”一樣回山東老家過春節。從珠海經過廣州時,他順便回老單位看望老同事,遇到了廣東國際貨運公司(廣東國旅的一家下屬企業)的一位負責人,這位負責人向崔維星介紹了航空貨運的廣闊發展前景,同時希望崔維星加入到他們企業來負責貨運業務。 業務工作極大地挑逗了崔維星的神經。一過完春節回來,他就加入到廣東國際貨運公司,并被派往中山開拓最原始的貨運業務。由于中山的業務還處于原始狀態,并且多個環節不暢,因此業務處在閑置狀態,直到1995年7月,中山營業點才正式開始營業,不過崔維星還是滿腔熱血地投入到新的業務中去。一個搬運工,一個司機,這就是當時崔維星全部的下屬了。他因此一邊做著領導,一邊干著雜活。由于這個營業點地理位置比較偏,崔維星想了很多的辦法,業務雖然打開了,但離初始目標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到1996年8月,廣東國際貨運公司領導認為中山營業點業務開展不好,決定放棄中山業務。 兩年就這樣在閑置和忙碌中度過了,業務上好像并沒有多大的收獲。但崔維星仍收獲了兩樣東西,在第一年的閑置中,他通過了國家會計師考試的所有科目,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國家注冊會計師證;在忙碌中,他收獲了足夠多的貨運經驗和相當一部分客戶資源。 廣東國際貨運公司放棄了中山,但崔維星沒有放棄中山。 幾經籌措資金,1996年9月1日,崔維星創建了“崔氏貨運公司”。公司當時只有四個人:崔維星及他的愛人薛霞、一個司機、一個搬運工。減去了大公司操作的中間環節,再加上豐富的經歷經驗,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公司的業務走上了正軌,貨量一直穩中有升,利潤也在不斷積累。這樣不到一年時間,崔維星就賺到了近二十萬,完成了創業后的第一桶金任務。 這第一桶金其實來得相當不易,用崔維星的表述,那全都是血汗錢。
三個諸葛亮帶來三個方向 因為每天都要跑一趟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老干航空客貨運處發貨,崔維星接識了不少南航的朋友。正是朋友的提示下,崔維星有了在1998年6月承包南航老干客貨運處的機會。 貨運的主動權一旦掌握在自己手里,相當有思想的崔維星就像是開足馬力的發動機,很快為公司找到了充足的貨源。在貨量迅速上升的同時,人才成了企業發展的瓶頸。崔維星第一次將目光鎖定社會上的人才市場,從南方人才市場他招聘到了符合企業發展的人才,這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2000年8月8日,廣州市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于優質的業務,很快吸引了一批合作者。同年12月,俞大富(現今的金大物流的老總)帶著他的公司并入德邦;2001年,石浩文(現今新邦物流老總)也帶著他的公司并入德邦。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F在是三個諸葛亮走到了一起,其結果是使德邦在最短時間內將企業資源發揮作用到了極至,使德邦進入到快速膨脹期。 2001年4月,德邦將目光轉移到汽運專線上,為德邦的未來發展奠定的基礎。 一個企業里諸葛亮多了,發展方向注定是多變的。2003年4月,俞大富因與德邦在發展理念上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俞大富帶著金大走向了另一個發展方向,德邦因而失去了深圳的主要業務。 同年6月,石浩文因為同樣的理由帶了一批骨干成立了新邦物流。 兩次分割,幾乎讓德邦落入深淵,但崔維星還是帶著德邦走出了困境。2004年10月,廣東德邦物流公司成立,注冊資金1000萬元。 2004年12月,德邦創新推出“卡車航班”業務,用公路貨運的價格完成航空快運的業務。正是這項業務讓德邦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踏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2006年德邦物流的營業額達到了近5個億,2007年預計增幅將高達75%。 |